今年3月29日,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1项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为“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元件及组件的生产企业之一的温州宏丰,于6月份与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投资建设“高端新型合金材料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硬质合金材料。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公司,自1997年成立开始,公司就在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元件及组件的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和修订工作的主要参与企业之一,公司当前的技术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电接触材料、功能复合材料以及硬质合金材料,销售覆盖了像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银轮股份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施耐德、森萨塔、西门子等国际知名电器生产厂商,广泛应用在工业电器、家用电器、汽车电器、交通和控制机械、信息工程、机械加工、采掘、化工等领域。
提起电接触材料,可能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不明所以。在普通人眼里,电接触材料可能是一个“小片片”,一个“小亮点”或者一个“金属环”,米乐 M6米乐它们的学名可能叫做作电触点、导电刷、集电环、换向片等,一般被安装在开关、断路器等装置里。从床头的台灯、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再到地球轨道上的空间站,电接触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2年,温州宏丰作为“电接触材料第一股”登陆创业板,当时中国低压电器的工业生产正在快速启动,而根据测算,低压电器的成本中,约15%是电接触材料。从2009-2019年,十年间中国低压电器工业生产者总值从440亿元增长至9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57%。
电接触材料中,最基础的是颗粒电接触材料,主要比拼材料的性能,工艺相近的情况下,大家都差不多。但如果将电接触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实现不同材料性能的优势互补,就成为层状复合电接触材料,提升性能,并且降低贵金属用量,控制成本。更进一步,如果能通过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技术将冲压、成型、焊接等工艺整合和集成在一台设备上生产一体化组件,增加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同时减少了加工流转环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与客户实现双赢。
仔细观察温州宏丰的业务构成,会发现在其报表上除了颗粒、层状、一体化三大电接触材料的主营业务之外,还有一个“不起眼”的业务类别——硬质合金。这部分业务从2017年正式在财报中出现,从2018年-2020年,分别贡献营收1.06、1.05和1.16亿元,在2020年,占公司营收比例6.6%。到了2021年,温州宏丰的硬质合金业务突然爆发,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1亿元,比去年全年的收入还要多出12.9%。并且,在这次3.2亿的可转债募资中,最主要的资金也要投向硬质合金,而非电接触材料领域。
温州宏丰迈出这一步并不突然。自从2016年布局硬质合金以来,尽管业务占比不大,子公司宏丰合金却不断突破硬质合金领域的技术难题,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产品如带螺旋内冷孔棒材、枪钻、纳米晶硬质合金棒材等都取得突破,获得欧美知名客户认可,成为国内外知名刀具生产企业的材料供应商。
硬质合金号称“工业牙齿”,主要用途是制作整硬钻头、整体立铣刀、整体铰刀、雕刻刀、旋转锉等切削刀具。中国是全球切削刀具的第二大市场。尽管目前刀具材料分为工具钢、硬质合金、陶瓷、超硬材料米乐M6 米乐四种,但由于硬质合金综合性能良好,是最受欢迎的刀具材料,2019年,全球硬质合金在刀具材料中占比达63%,而同年硬质合金在中国的刀具材料占比仅为47.5%。
资料显示,由于高端硬质合金刀具能够大大提高制造业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是支持先进制造加工技术发展的关键工具,所以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刀片和数控刀具,已成为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未来,随着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尖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核能源的快速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稳定性的硬质合金产品需求,或将迎来爆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我国硬质合金需求在未来五年内会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5年我国硬质合金需求量预计会达到7.4万吨。同时,硬质合金刀具占我国刀具产业比重也呈现增长态势。据华经情报网统计,2019年我国硬质合金各类型产量中切削工具产量占比45%,2021年市场规模可以达到69.66亿元。
面对行业机遇爆发,龙头型企业温州宏丰技术优势不断加强,以及产能规模持续扩张,都将促使公司进一步享受发展红利。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始终在行业内保持着技术领先地位。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或参与开发了多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863计划项目、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内首台(套)产品、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等。
从产品层面来看,公司紧紧把握低压产品智能化和新能源应用产业链发展动向,不断拓展新业务,在新能源汽车输配电路保护领域,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复合材料领域取得了实质性开辟,推出了新能源电路系统用保护材料、新能源电池用电极连接复合材料等。目前,公司与科达利、长盈精密、瑞德丰等新能源汽车电动领域的企业展开合作,部分产品已经应用在一些知名品牌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中。
同时在智能家居领域,公司开发的新型精密保护器材料拓展了产品在该领域的应用。而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开发的均温板用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散热产品中。公司已经凭借上述产品已进入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客户的供货商名录,通过了客户的认证测试和工厂审核,并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
目前,公司仍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近20%至6416.92万元,是所有费用中占比最重的一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91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外观设计专利 1 项。并且,公司还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3项国家标准、65项行业标准。
与此同时,应对行业机遇爆发,公司已经完成资金募集,即将开展一轮产能大幅扩张并拓展多个新产品。
“幕后英雄”名副其实!聚焦电气开关领域,博威合金发力高端新材料独立创新
狂打CALL!中国西电4项科技成果成功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
国际首台套!“科技小巨人”泰开开关研发的550kV快速交流断路器成功挂网投运
深耕22年,补短缺填空白!探究电阻器“小巨人”告别“受制于人”的成长之路
聚焦低压电器“心脏”材料,深耕20年,挺进巨头供应链!探寻隐形冠军的突围之路
攻克核心技术,创2项世界第一!“国内高性能铜铬电触头冠军”称号,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