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由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山西“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在太原举行。王超、郭建文、李祚等10名同志获得2023年度山西“最美退役军人”称号。虽已退役,但他们在不同岗位做出优异业绩,展现出退役军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服役期间,他从每月仅有75元的津贴中,拿出50元长期资助贫困小学生,是受助学生心目中最信赖的“兵哥哥”。退役后,他辞去公职,返乡创业,带领家乡百姓发展水果、干果、中药材种植1000余亩,人均增收2.8万余元,并自掏腰包建立“爱心基金”,先后花费20多万元资助60余名困难学生。
退役后,他创办晋城市羊明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排100多名村民就业,以企带村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利用公司余热实行整村集中供暖。
2007年,他当选为丈河村党支部书记,拆圈、改厕、整街、铺路、种花、植树,使丈河村的面貌焕然一新。2016年,他任丈河片区党总支书记,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2021年,他带领丈河村打造太行人家高端民宿康养基地,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康养产业发展的标杆和样板。
退役23年来,她先后为党和国家领导及40余万名社会各界群众提供热情专业的讲解服务;发起成立红色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共培养出300多名能够熟练完成纪念馆讲解任务的小学生讲解员;连续16年资助贫困家庭儿童,累积资助资金40余万元。遇到群众有生命危险时,她奋不顾身勇救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
退役后,他自主创业,将自己的企业发展成为年产值3000余万元、华北桃果产区最大的桃脯加工企业,辐射带动家乡36个贫困村的农民合计增加收入1200余万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30余人,人均年收入14000元以上。他先后帮助10余名战友通过自主创业走上致富路;自愿捐出8万余元,资助14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退役后,王超进入山水集团,从普通员工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他带领公司深化校企合作,创建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成功通过山西省科技厅认定。
他安排公司搭建退役军人、军属“就业桥”,成功解决了107名退役军人和25名军人家属的就业问题。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三年间为山西各地累计捐款捐物446.78万元;疫情期间,个人累计捐款20余万元。
2015年,退休后的郭建文受聘担任太原国贸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对企业进行全面改造,解决了企业历史遗留的大量矛盾问题,彻底改善了企业、住户的办公和居住环境。2018年担任太原鼎元楼宇商会会长、山西盛科楼宇党委书记,积极为220家驻厦企业提供多维服务、多项保障,通过多方共建,有力提升了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退伍回乡后,他担任蔡村党支部书记,使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底的7288元增加到2022年底的10920元。他利用村内闲散厂房,成立晋荣耐材厂,解决村民90余人就业问题,为村集体增收52万;引进非遗文化制作人才返乡创业,成立炫舞服装公司,就地就近吸纳200余人就业,为村集体增收75万;成立专业合作社98个,实现集体经济从零到每年固定收入80余万元的突破。6年多来,他个人先后为村内养老、住房、医疗、社会公益等无偿投入100余万元。
退役后,他创建山西老磨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粗粮八宝粉”等农副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先后带动全乡554户932人脱贫致富。
他自主筹建10万吨的军粮储备库,创建科普(国防)红色教育基地、老兵医养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他将因移民搬迁后闲置的2000亩土地,打造成小杂粮种植基地,带动全县270多名退役军人稳定就业,400多名移民户和周边村1000余名村民增加收入。
退役后,他从个体创业的“小老板”逐步发展成为省级创业基地的“筑梦者”,先后帮助1000余人创业、5000余人就业,覆盖全国370多个城市。2021年,他组织退役军人成立新青年应急救援退役军人大队并担任大队长,开展抢险救援、扶老助困、走访慰问等活动,累计捐资捐物100余万元。
退役后,他先入职国企,带领失业工友积极闯市场、再就业、谋发展。后在民营企业工作期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为、无业人员和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为社会无业人员提供创业项目15个。公司共为135户伤残军人、等提供义务服务,捐款捐物20多万元,义工服务1万多个小时。米乐M6 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