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材料有很多种,主要有碳纤维、中间相碳微球、天然石墨、玻璃碳、碳碳复合材料、硬碳、多孔活性炭、高取向石墨、炭黑、金刚石、碳纳米管、富勒烯及石墨烯等材料。碳材料通常指含有碳元素并为主体的材料,是广义的含碳的材料。
新材料被视为“产业粮食”,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而碳材料是其重要材料之一,并且面临着面临生产成本高、原材料消耗大、成品率低、质量不稳定等困扰。因此,为啃下创新转化中的硬骨头,近年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策对碳材料高度重视,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碳材料行业发展与创新。
碳材料主要有碳纤维、中间相碳微球、天然石墨、玻璃碳、碳碳复合材料、硬碳、多孔活性炭、高取向石墨、炭黑、金刚石、碳纳米管、富勒烯及石墨烯等材料。主要碳材料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随着石墨烯制备技术成熟化和产业应用多元化,石墨烯与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融合持续深化,进而带动需求量不断增长,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石墨烯产业规模达265亿元(下游应用制品市场规模),2022年市场规模约335亿元,占全球的30%以上,并逐年提高。
碳基复合材料是碳基材料的一种,指以碳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的总称。随着碳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不断取得新进步,其产量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碳基复合材料产量为48.27万吨,同比增长9.5%,预计2022年将达57.09万吨。
碳纤维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碳纤维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达128.1亿元,2017-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4%,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53.7亿元。
碳材料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半导体、汽车行业、航天航空、化工行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低碳经济运行及企业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不断加大,我国碳材料行业下游需求持续高涨。
由于我国光伏行业大基地建设及分布式光伏应用稳步提升,光伏新增装机达8741万千瓦,同比增长59.3%,再创新高,成为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源类型,累计装机容量达39261万千瓦。
汽车和高速列车等交通工具的刹车材料经历从铸铁、合成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到碳碳复合材料和碳陶复合材料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19亿辆,占机动车保有量比例提升至76.50%,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亿辆。
除了上述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应用场景外,碳/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材料还应用于建筑、医疗器械等领域。长期来看,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宽,碳材料行业下游需求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同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游需求高涨等因素驱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动下,我国碳材料行业景气持续向上,并且随着企业技术实力提升和产业布局完善,碳材料中的部分材料研究系统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例如,近期,上海碳峰科创园拿出近2万平方米布设“公共实验室”,涵盖高性能电极粉体材料研发中心、碳材料基因组研发中心、先进碳材料与器件公共检测认证中心、前沿碳材料及器件研发中心等。其中,碳材料基因组研发中心瞄准的是“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解构”碳材料的结构功能,更好地掌握其性状,从而定制合成新的碳材料,解决量产中质量不稳定等难题。2023年10月25日,国科炭美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致远资本、鹏鲲新能源、软银中国资本、核聚资本、力合资本等联合投资,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千吨级硬炭产线和研发中心建设、市场推广和团队建设等。(WYD)
观研网发布的《中国碳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2023-2030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