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0.68%,深成指跌0.10%,创业板指跌0.06%,北证50指数跌0.20%,沪深京三市成交额6801亿元,其中沪深两市6776亿元,较上日缩量469亿元。两市超只3600个股米乐m6官网 mile米乐m6下跌。板块题材上,煤炭、电力、有机硅板块领跌,智能网约车、虚拟数字人、食品安全概念涨幅居前。
今日券商晨会上,券商对人民币贷款、理财、煤炭、半导体设备、自动驾驶、固态电池材料、AI以及通胀板块较为关注。
中信证券:预计6月人民币贷款净投放或延续同比少增,社融增速或将小幅下行至8.0%-8.1%
中信证券分析称,从6月金融市场情况看,在防空转推进与较高基数的共同影响下,我们预计6月人民币贷款净投放或延续同比少增,社融增速或将小幅下行至8.0%-8.1%。展望而言,建议重点关注“利率走廊”收窄对流动性量价的影响,一方面走廊区间收窄,对应了资金利率的“底”与“顶”更为明确,区间运行态度明确;另一方面价格型调控的强化,或意味着下阶段对于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中信证券分析称,我们测算,2024年6月理财规模缩减1.12万亿元至28.59万亿元,其中现金理财下滑8600亿元,跌幅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期。究其原因来看,大行季末回表规模未及预期是主因,由此可见停止手工补息对大行的影响可能已经逐渐消弭。7月理财规模在理财子冲量发力及存款降息的影响之下,预计将会增长约1.7万亿元。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板块随煤价波动较多,但全年高位的均价预期仍有支撑,龙头公司在估值及股息率预期方面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后续在煤价上涨阶段及红利风格的加持下,板块仍会展开新一轮行情。
中信证券: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继续引领全球,关注新品拓展和先进产能增量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SEMI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同比+3.4%,达到109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32%;受益于中国大陆扩产及AI的持续高增需求,SEMI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将实现17%增长至1280亿美元。我们认为,2024/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其中中国大陆市场领先全球,国内半导体制造产能尚存在较大缺口,设备国产化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及国产化率的快速增长,建议持续关注国内设备、零部件和材料企业在“米乐m6官网 mile米乐m6卡脖子”领域的新品布局和先进产能带来的订单增量,我们预计未来2~3年国内设备公司的订单将快速提升。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高级别自动驾驶迎密集催化。政策方面,国家和各地方正在有序推进立法和试点工作,其中北京经信局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为L3/L4自动驾驶运行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清晰、可预期的制度规范,有望发挥首都示范效应。产业方面,百度萝卜快跑在武汉大规模铺开,计划年内完成千台部署,并有望于2025年进入全面盈利;成本下降+效率提升+规模效应下,Robotaxi在特定区域的商业模式有望得到初步验证。同时,无人配送车也已开启规模化交付,头部公司年内订单量达数千台,多家大型快速物流公司合作采购态度积极。社会影响力方面,无人车队的扩张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中信证券:固态电池材料2024年起逐步兑现业绩,关注聚合物路线材料体系革新的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基于固态电池2027年量产的预期,我们判断2024年起固态电池相关材料的生产商将依托于各电池厂商中试产线开始批量供货并兑现业绩。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建议关注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体系革新下,“从0到1”、弹性显著的新材料投资机会,包括聚合物基体新材料MOFs/COFs、锂盐新材料LiTFSI及添加剂新材料纳米ZrO2等。
中金公司601995)研报认为,端侧AI时代,交互方式的革新、功能升级/外观改款、闭源生态,三者相辅相成,有望推动新的换机周期。回顾2007年至2010年,从iPhone1到iPhone4的发布,苹果手机对于“交互方式的革新”是其取得广大用户基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自2010年至今,苹果依靠其“闭源生态”与“功能升级/外观改款”,同样不断推动用户在创新变化的年份进行换机。展望端侧AI时代,中金看好苹果入局端侧AI创新,带动交互革新、功能升级/外观改款、闭源生态三要素再次共振,安卓厂商或同步入局,2024年下半年—2025年或迎来苹果与安卓产业链的共同繁荣。聚焦港股手机链,中金认为AI功能的升级将推动新的硬件参数变化,港股手机链在部分赛道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与产业地位,建议关注AI创新带来的潜在收入增长及弹性。
华西证券分析称,总体来看,6月CPI环比和PPI环比整体仍然较弱。往后看,猪肉价格已经高位回落,进入需求淡季驱动逻辑,暑期出行回温的程度还需关注。而7月开始CPI同比翘尾因素也将回落,从6月的0.2%降至0,8-10月均为拖累项,后续CPI同比改善有赖于环比能否持续修复。PPI方面,同比降幅缩窄主要是翘尾因素拉动,环比再度转负,需求面仍有待进一步提振,观察政府债资金到位后PPI环比是否边际修复。对于债市而言,6月通胀数据指向内需仍有待提振,通胀数据不支持利率上行。近期央行借券和临时正逆回购的公告,可能使得投资者对长端利率的走势产生分歧,但债券供需格局尚未扭转。在基本面、政策面和供需格局尚未出现明显变化的阶段,债券市场可能延续窄幅震荡。在这种背景下,长端利率上行风险不大,持有并获取票息收益仍相对占优。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