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4月25日至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京举行。本届论坛年会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共同主办。
期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将组织开展5场平行论坛和相关活动。
论坛以“以科技设施谋开放,以开放共享促合作”为主题,聚集国际和国内知名专家,重点讨论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与开放科学,促进开放科学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研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数据的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及其在促进全球科技创新、扩大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等方面的实践和政策,为广大科研创新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
主持人:赵清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领导二级巡视员
3.胡少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部门科学政策与能力建设司司长
1.藤岛昭(Fujishima Akira)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东京大学特别荣誉教授
3.阿迈勒·卡斯瑞(Amal Kasry)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巴黎总部自然科学部基础科学、研究、创新和工程部门负责人
4.格雷戈里·西博思(Gergely Sipos) 欧洲网格基础设施基金会解决方案总监
2024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以“激发她活力,创造新动能”为主题,立足科技女性参与全球创新发展的使命与担当,展现科技女性推动创新发展的杰出成就和突出贡献,搭建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交流对话平台,探讨如何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女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进一步释放潜力,汇聚科技女性智慧,以前沿技术创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共同解决全球发展难题。
1.丘成桐(Shing-Tung Yau),菲尔兹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2.王志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3.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国际科学理事会可持续发展科学使命全球委员会联合主席
4.妮娜·齐普瑟(Nina Zipser),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教师事务与规划院长
3.蒋黛兰(Stella Christie),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5.玛丽姆·卡塞姆·布罗(Mariem Kacem Boureau),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法方副院长
6.芙洛拉(Flora Martin Sumari),坦桑尼亚总理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金官员
目前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在交叉汇聚过程中呈现出多源爆发、交汇叠加的现象,颠覆性创新和群体性技术突破不断涌现。未来产业作为科技创新范式变革下,依托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化、引领新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的产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本论坛将以“未来产业和创新生态:全球智库之声”为主题,旨在通过搭建高水平、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共同研讨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为科技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智库之声。
3.穆斯塔法·B·申胡(Mustafa B. Shehu)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
1.董浩天(Hector Dorbecker) 墨西哥驻华大使馆经济、科技、新兴产业和金融事务参赞
2.汗·(Khan Muhammad)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
演讲题目:多极世界中的创新—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机遇
4.王中林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市科技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5.瓦拉贾因德拉·乌帕德亚伊(Vrajaindra Upadhyay) 印度新德里社会科学研究院讲席教授,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前教授兼系主任,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指导委员会前成员
6.汤恩平(Niels Peter Thomas)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
1.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3.约翰·吕恩(Johann Löhn),史太白基金会前主席、基金会荣誉主席
1.安东尼奥·弗里索利(Antonio Frisoli),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 Artes4.0 主席、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院教授、可穿戴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
3.斯文·辛普(Sven Schimpf),德国弗劳恩霍夫创新研究联合会董事总经理
3.邹叔君,浦江创新论坛技术转移大会组委会——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
2.夏正淮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天津市天开高教科创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