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大英县召开了“亲清大英”第七期政企交流座谈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会,与企业家面对面,就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用地用工、惠企政策等方面,谈现状、找困难、提方案。
一周以后,一场关于高效推进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建设的工作推进会召开。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局、县经科局等部门及相关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探讨项目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等工作,聚力推进项目建设。
俯下身子抓落实。近年来,大英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盯住短板精准发力,瞄准目标久久为功,不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成为全省先进典型,创新搭建“政务大百科”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厚植沃土结硕果。大英连续三年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位列全市第一方阵、获评2022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米乐 M6米乐必须聚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多维度推进、全方位攻坚,进一步推动干部作风优起来、服务效能提起来、经济发展快起来。”大英县委主要负责人说,未来将切实以营商环境新面貌、能力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大英高质量发展、助力大英现代化建设。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但营商环境涉及政策、服务、要素、市场、法治等多种因素,覆盖面广、牵扯领域多。千头万绪,何以入手?
从“一域”出发谋全局。大英找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核心点,从优化顶层设计着手,为工作定方向。从组织领导、责任体系、工作规则等方面组建架构、建立机制、明确责任,实现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大提升。
2020年,大英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组和3个专责小组,由相关县领导担任各组组长,切实加强领导。随后,《大英县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大英县营商环境服务专员工作规则》《大英县营商环境监测点工作规则》等相继出台,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机制体系。同时,大英率先在全市印发了《大英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工作方案》,重点针对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等27个方面,精准制定了261条优化提升措施。这些措施聚焦企业和群众所急所盼,最大程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四川蜀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大英经开区的一家科技企业。彼时,公司需要办理机器设备保养过程公证。大英县公证处接到申请后,简化公证办理审批流程,抽调公证业务骨干提供公证上门服务,保障公司生产。
据介绍,2020年,大英共有565家新办企业通过“一窗通”平台和“营商通”APP进行设立登记。全年行政许可承诺时限减少87.27%,材料减免率达92.01%。
2021年,大英从工作实际出发,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设置了18个工作组和3个专责小组,进一步细化、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
2021年,围绕开办企业、纳税、政务服务等18个领域,针对性提出385条优化提升举措;2022年,靶向瞄准开办企业、纳税、政务服务、民营经济等19个方面,针对性制定营商环境对标赶超工作举措336条、创新举措30条;2023年,明确了营商环境对标跨越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事项112条、254项重点任务。
3年多来,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大英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了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市场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既彰显了“大英速度”,又体现了“大英温度”。
8月19日,大英经开区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内,四川锦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罐区扩容技改项目正在进行扫尾工作。四川锦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超介绍,二期扩建项目主要建设10个常压油品储罐,总容量19600m3,同时建设了可容纳18辆罐车的装卸区。罐区扩容技改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年税收将增加1000多万元。
建设用地曾是让企业头疼的难题。周超介绍,在大英各部门的协调支持下,二期项目用地及时保障到位,促进了项目早开工。此外,产业园区水电气也保障到位,公司有用电主线,园区还有双电源。
大英依托万亿立方天然气储量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实施“减油增化”战略,以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精准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强产业链。
在此过程中,大英构建起建设指挥部、工作专班等“1+1+7”组织体系,党政主要领导任建设指挥部组长,从县级各部门抽调11名化工方面的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7个专项小组负责综合协调、规划建设、土地保障、资金保障等工作,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简政放权、配强队伍等措施,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质效,加快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英经开区更是“把办公室摆到企业里,把办公桌搬到工地上”,建立了问题收集、交办、督导、销号的闭环式解决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建设了‘24小时不打烊’大英经开区便企政务服务中心,打造集政务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展览展示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实现涉企服务就近办、随时办、。”大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大英已精准招引能源化工领域关联企业11家,建立了全市唯一的危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初步形成从源头油田开采服务到尾端炼化,以及危险废物处置的生态工业链。炼化精细化学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大英组建了油气化工、装备制造等5个招商专班,按照“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的思路,开展链式招商和定向招商,建立项目信息库、客商库,全力以赴提升招引质效。
与此同时,以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为契机,大英按照“政企联动”盘总量、“清引同步”化存量、“管控结合”提质量的工业用地整治原则,创新“协商转让一批”“租赁盘活一批”等“五个一批”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清低清闲”,确保优质项目用地需求。去年,盘活土地500余亩。
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大英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今年3月,在绿色化工产业跨境合作遂宁行暨大英能源化工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大英获签4个项目,涉及生物航煤产业基地、碳纳米管新材料等领域。这些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助推大英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是您的印章,请确认一下。”日前,市民蒋先生到大英县政务服务中心领取了营业执照和公司所需的印章。“从办理证照到领取印章,只跑一趟。”蒋先生说,现在开办企业很便捷,通过大英“政务大百科”手机平台就能完成全部申报流程,到政务中心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领取资料。
透过一个小小的便民事项,可以窥见企业办事之“便”,也折射出大英营商环境之“变”。
为解决排长队、窗口忙闲不均和政务事项分散等问题,2020年,大英启动建设“政务大百科”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各行政部门的政务事项进行梳理,汇集了3个政务知识库、50个主题、168个热门高频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线小时”咨询、线下帮办代办等服务。该平台自上线运营以来,累计接受服务咨询4000余次、材料预审1500余件、帮办代办500余件,上门服务企业50余次,实现政务服务办理时间和资金成本下降90%、材料减少40%以上,办结率提升50%以上。
大英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大英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企业开办压缩为1个环节、最快4个工作小时办结,企业注销登记即时办结。
综合服务继续向下延伸。大英将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和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提高审批事项集成度和共享度,优化窗口设置和人员配备,逐步实现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一张网”全覆盖,让政务服务“小窗口”释放暖心便民的“大能量”。
近年来,大英聚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精准的政策环境、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聚焦优化政务环境,抓好全生命周期服务。举办“亲清大英”座谈会,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县镇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接入;推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服务,建立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并联审批、审批联合勘验、全程帮办代办。
聚焦优化政策环境,抓好全方位政策供给。推行减税降费,从实从快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县级企业应急转贷资金、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
聚焦优化市场环境,抓好全场景市场开放。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互联网+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实现市场主体信用联合奖惩,有效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聚焦优化法治环境,抓好全过程法治支撑。打造“金梧桐”法商品牌,为企业提供兼具法治基地、协同发展、企业智库、学习培训等职能的交流、共享、学习平台;成立“普法小分队”,为企业开展“菜单式”普法;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专项行动,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站,让企业维权有途径、有能力、有保障。
今年是大英部署的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通过下大力气整治作风顽疾,以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重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带动县域发展大提速、格局大重构,让一张张优化营商环境的“施工图”变为生动“实景图”。
▲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加大对工业发展、创新创业、文旅融合等相关领域的项目包装力度,扩大资金争取范围,有效缓减企业资金压力。
▲设立县级财政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县级工业发展、创新创业、商贸流通服务业、文旅融合等发展。
▲2020年,启动建设“政务大百科”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各行政部门的政务事项进行梳理,汇集了3个政务知识库、50个主题、168个热门高频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线小时”咨询、线下帮办代办等服务,覆盖了“一件事一次办”的热门高频事项70余个,包括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出入境办理、不动产登记等8个板块。
▲搭建“亲清大英”政企交流平台、“银行+工商联+民营企业”合作平台和“金梧桐”法商服务中心三大服务平台,创新“保姆式”服务+“陪伴式”成长模式,着力构建全闭环服务机制。
▲由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县经科局等13家单位组成“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联盟”,在四川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全国首个以企业为载体的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保障综合体,以法治服务、人才建设等方式促进检企共建、政企共进。
▲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政府采购协助业主验收专家库,完善“验收专家”的申请、聘任、使用和管理制度。
▲通过实施“减油增化”措施,充分发挥盛马化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精准招引11家关联企业,进一步补齐能源化工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从源头油田开采服务到尾端炼化、以及危险废物处置的生态工业链。炼化精细化学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大英“政务大百科”服务平台上线运营以来,累计接受服务咨询4000余次、材料预审1500余件、帮办代办500余件,上门服务企业50余次,实现政务服务办理时间和资金成本下降90%、材料减少40%以上,办结率提升50%以上。
▲整合企业开办、工业项目建设等18个单一窗口,优化为10个无差别综合窗口,缩短行政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效率,目前已综合受理办件1810件,办结用时同比下降80%。
▲2021年,飞亚动力、蜀泰化工成功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全县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零”的突破。
▲2020年以来,新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9个、家庭农场922家;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社21个、家庭农场158家,省级示范社12个、家庭农场25家。
8月16日,大英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推进会。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和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动员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切实以营商环境新面貌、能力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大英高质量发展、助力大英现代化建设。
接下来,大英如何聚焦聚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塑强营商环境新优势?会议从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活力更充沛”的市场环境、“执法更规范”的法治环境以及干部能力作风提升等方面作出部署。
强化用户思维,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会议提出,要畅通“审批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办理模式,全面落实“一网通办”“全程代办”“一件事一次办”;要贯通“政策链”,建强用好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刚性政策“免审即享”、普惠政策“免申直享”、惠企资金“直达快享”;要打通“资金链”,以金融活水“贷”动企业发展、促进互惠共赢。
强化平等思维,打造“活力更充沛”的市场环境。会议提出,要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营造更具优势与活力的环境。要在守信践诺上见真章,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信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强化联合奖惩机制;要在“公平竞争”上动真格,坚持“一碗水端平”,确保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待遇平等;要在“灵活监管”上用真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实行“联合检查、一次到位”“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强化底线思维,打造“执法更规范”的法治环境。会议提出,要提高安全保障,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公、检、法、司联动联惩的“安商护企”大生态;要推进刚柔执法,刚性惩戒和柔性执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影响;要防止任性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加强公务人员约束管理。
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干部能力作风的“显示器”。会议指出,要以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总牵引,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直面问题挑重担、勇立潮头争先进,坚决打好打赢营商环境攻坚战。要着力提升政治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为企服务能力,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蓬勃发展、尽心尽职为企业保驾护航;要着力弘扬担当落实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清正廉洁之风,把身子“沉下去”、把问题“捞起来”,坦坦荡荡同企业接触、真心实意同企业家交往,全力拼经济、合力搞建设;要着力激发头雁效应、耦合效应、乘数效应,上下统筹、条块整合,聚焦营商环境关键问题、短板环节,打通数据壁垒、排除协同障碍、完善运行闭环,实现全链条、全过程集成优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蜀ICP备05003517号川公网安备 10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10150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101号
遂宁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电话(传真)遂宁传媒集团廉洁监督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