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平台 m6官方平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F 13/075公开日:2007080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21510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浦庄工业园5号苏州伊欧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内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保温板,它由保温层以及与所述的保温层的一侧表面上相贴合的面板层构成,所述的保温层具有四个端面,相对的两个端面上中一个端面设置有凸块,另一端面设置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凸块,缺口或凸块都是从贯穿整个侧面的,这样在安装时,只要将相匹配的缺口和凸块相卡合,就可以在每一块保温板的端面形成一个防水区域,从而使得在水从面板层渗入进来的时候,保温层的那些缺口与凸块的配合有效的阻挡这些水进一步渗入,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而且结构上,保温板较以前的那些保温板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制造成本也基本不变,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广使用。
1、一种防水保温板,它由保温层(1,1’,1”)以及与所述的保温层(1,1’,1”)相贴合的面板层(2)构成,所述的保温层(1)具有后表面(11)、前表面(12)、上端面(13,13’,13”)、右端面(14,14’,14”)、下端面(15,15’,15”)、左端面(16,16’,16”),其中,所述的保温层(1,1’,1”)的上端面(13,13’,13”)、右端面(14,14’,14”)、下端面(15,15’,15”)、左端面(16,16’,16”)依次首尾相接,所述的面板层(2)也具有后表面(21)、前表面(22)以及首尾相接的四个端面(23、24、25、26),所述的保温层(1,1’,1”)的四个端面(13、14、15、16)与面板层(2)的四个相对应的端面(23、24、25、26)两两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保温层(1,1’,1”)的后表面(11)与所述的面板层(2)的前表面(22)相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1,1’,2”)的上端面(13,13’,13”)上开设有上缺口(131,131’,131”),所述的上缺口(131,131’,131”)从所述的保温层(1,1’,1”)的右端面(14,14’,14”)延伸至保温层(1,1’,1”)的左端面(16,16’,16”),所述的保温层(1,1’,1”)的下端面(15,15’,15”)上具有与所述的上缺口(131,131’,131”)相匹配的下凸块(151,151’,151”),所述的上缺口(131,131’,131”)与所述的下凸块(151,151’,151”)在横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所述的保温层(1,1’,1”)的右端面(14,14’,14”)上也开设有从所述的保温层(1,1’,1”)的上端面(13,13’,13”)延伸至保温层(1,1’,1”)的下端面(15,15’,15”)的右缺口(141,141’,141”),所述的保温层(1,1’,1”)的左端面(16,16’,16”)上具有与所述的右缺口(141,141’,141”)相匹配的左凸块(161,161’,161”),所述的右缺口(141,141’,141”)与所述的左凸块(161,161’,161”)在纵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缺口(13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上端面(13’)的中部,所述的下凸块(151’)也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下端面(15’)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缺口(14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右端面(14’)的中部,所述的左凸块(16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左端面(16’)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缺口(13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上端面(13)的前部,所述的下凸块(151)也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下端面(15)的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缺口(14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右端面(14)的前部,所述的左凸块(16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左端面(16)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缺(13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上端面(13”)的后部,所述的下凸块(151”)也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下端面(15”)的后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缺口(14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右端面(14”)的后部,所述的左凸块(161”)位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左端面(16”)的后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1)的材料为聚乙烯泡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层(2)的材料为混凝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工作与居住环境的改善,建筑行业中对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建筑材料的保温要求是这个节能要求中很重要的一块。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墙面的外墙外保温应用进行很多有益的尝试,研制了一系列保温节能效果好的保温板材,其中由保温层以及与保温层的一表面相贴合的面板层所构成的保温板在保温效果、价格等方面都不错,深受欢迎。但是现有的这种保温板基本都是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且整个保温板的四个端面都裁切的非常整齐,在安装在外墙体上时,保温层与外墙壁相贴,相邻的两块保温板的相对的两个端面相贴合。由于各块保温板的端面加工精度有限且安装这些保温板都是手工操作,在安装完成以后,相邻的两块保温板在其相贴合的端面之间很容易出现间隙,这样在雨天或有水在面板层上流淌时,由于面板层基本都是一些混凝土材质,水很容易从这些间隙中渗入进来,从而影响保温板的保温效果。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一种防水保温板,它由保温层以及与所述的保温层相贴合的面板层构成,所述的保温层具有后表面、前表面、上端面、右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其中所述的所述的保温层的上端面、右端面、下端面、左端面依次首尾相接,所述的面板层也具有后表面、前表面以及首尾相接的四个端面,所述的保温层的四个端面与面板层的四个相对应的端面两两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保温层的后表面与所述的面板层的前表面相贴合,所述的保温层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上缺口,所述的上缺口从所述的保温层的右端面延伸至保温层的左端面,所述的保温层的下端面上具有与所述的上缺口相匹配的下凸块,所述的上缺口与所述的下凸块在横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所述的保温层的右端面上也开设有从所述的保温层的上端面延伸至保温层的下端面的右缺口,所述的保温层的左端面上具有与所述的右缺口相匹配的左凸块,所述的右缺口与所述的左凸块在纵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所述的上缺口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上端面的中部,所述的下凸块也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下端面的中部。
所述的右缺口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右端面的中部,所述的左凸块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左端面的中部。
所述的上缺口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上端面的前部,所述的下凸块也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下端面的前部。
所述的右缺口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右端面的前部,所述的左凸块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左端面的前部。
所述的上缺口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上端面的后部,所述的下凸块也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下端面的后部。
所述的右缺口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右端面的后部,所述的左凸块位于所述的保温层的左端面的后部。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在每一块保温板的相对的端面上都设置相匹配的凸块与缺口,这样在安装时,只要将相匹配的缺口和凸块相卡合,就可以在每一块保温板的端面形成一个防水区域,从而使得在水从面板层渗入进来的时候,保温层的那些缺口与凸块的配合有效的阻挡这些水进一步渗入,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而且结构上,保温板较以前的那些保温板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制造成本也基本不变,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广使用。
其中:1、保温层;11、后表面;12、前表面;13、上端面;14、右端面;15、下端面;16、左端面;131、上缺口;141、右缺口;151、下凸块;161、左凸块;2、面板层;21、后表面;22、前表面;23、上端面;24、右端面;25、下端面;26、左端面;
1’、保温层;13’、上端面;14’、右端面;15’、下端面;16’、左端面;131’、上缺口;141’、右缺口;151’、下凸块;161’、左凸块;
1”、保温层;13”、上端面;14”、右端面;15”、下端面;16”、左端面;131”、上缺口;141”、右缺口;151”、下凸块;161”、左凸块。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防水保温板,它具有保温层1和面板层2,保温层1的材料为聚乙烯泡沫,面板层2的材料为混凝土;整个单块的防水保温板通常为扁的长方体结构。其中,保温层1具有后表面11、前表面12、上端面13、右端面14、下端面15、左端面16,其中保温层1的上端面13、右端面14、下端面15、左端面16依次首尾相接。面板层2也具有后表面21、前表面22以及首尾相接的上端面23、右端面24、下端面25、左端面26,保温层1的上端面13与面板层2的上端面23位于同一平面上,保温层1的下端面15与面板层2的下端面25位于同一平面上,保温层1的右端面14与面板层2的右端面24位于同一平面上,保温层1的左端面16与面板层2的左端面26位于同一平面上,保温层1的后表面11与面板层2的前表面22相贴合,这样就形成了如上所述的长方体结构,其中,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与附图中的方向一致。
保温层1的上端面13上开设有上缺口131,上缺口131从保温层1的右端面14延伸至保温层1的左端面16,保温层1的下端面15上具有与上缺口131相匹配的下凸块151,上缺口131与下凸块151在横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这样,在安装保温板时,将上下相邻的两块保温板中位于上侧的下凸块151安插在位于下侧的保温板的上缺口131中,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将两块保温板接牢,而且接牢后的两块保温板在上下方向没有间隙,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同理,保温层1的右端面14上也开设有从保温层1的上端面13延伸至保温层1的下端面15的右缺口141,保温层1的左端面16上具有与右缺141相匹配的左凸块161,右缺口141与左凸块161在纵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其在左右方向相邻的两块保温板在利用左凸块161与右缺口141的配合安装后能够保证在左右端面的结合处也具有防水效果。
如图中实施方式,上缺口131位于保温层1的上端面13的前部,下凸块151也位于保温层1的下端面15的前部;右缺口141位于保温层1的右端面14的前部,左凸块161位于保温层1的左端面16的前部;也就是在面板层2与缺口(或凸块)之间还具有部分保温层,这样的防水效果较好。
如图6~8所示的防水保温板。此实施例二较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为上缺口131’、右缺口141’以及下凸块151’、左凸块161’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中,上缺口131’位于保温层1’的上端面13’的中部,下凸块151’也位于保温层1’的下端面15’的中部,右缺口141’位于保温层1’的右端面14’的中部,左凸块161’位于保温层1’的左端面16’的中部;这样也就是两个缺口的结构为贯穿整个端面的凹槽。
如图9~11所示的防水保温板,此实施例三较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也为上缺口131”、右缺口141”以及下凸块151”、左凸块161”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中,上缺口131位于保温层1”的上端面13”的后部,下凸块151”也位于保温层1”的下端面15”的后部,右缺口141”位于保温层1”的右端面14”的后部,左凸块161”位于保温层1”的左端面16”的后部。
当然,这些缺口和凸块还可以设置成与所在的端面的尺寸相同,也就是缺口变成了保温层的断面,凸块设置成整个端面向外凸出的结构。
以上这些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凡是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防水保温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保温板.(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保温板,它由保温层以及与所述的保温层的一侧表面上相贴合的面板层构成,所述的保温层具有四个端面,相对的两个端面上中一个端面设置有凸块,另一端面设置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凸块,缺口或凸块都是从贯穿整个侧面的,这样在安装时,只要将相匹配的缺口和凸块相卡合,就可以在每一块保温板的端面形成一个防水区域,从而使得在水从面板层渗入进来的时候,保温层的那些缺口与凸块的配合有效的阻挡这些水进一步渗入,起。